标王 热搜: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告中心 » 行业趋势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汪海:产业带数字化是趋势,不是少数人的权利
 [打印]添加时间:2022-05-28   有效期:不限 至 不限   浏览次数:190
   1978年,在私营经济迅速发展的浪潮中,许许多多具有探索精神的年轻人白手起家。随着时代的革新,如今,曾经先行一步的年轻人们已成长为一大批中国厂长。
 
  《南方人物周刊》曾评论中国厂长称:“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厂长是寂寞的,很少有人能够读懂他们。”因为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互联网时代下新经济的发展,中国工厂急需做出转型和突破。
 
  4月25日,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中国内贸事业部总经理汪海在与亿欧等核心媒体的深度对话中表示,工厂产业带的数字化是趋势,而不是少数人的权利。所有人都要借助数字化手段来让经营模式更有效率。
 
  “但在如今的中国,真正实现数字化的工厂是很少的。”王海指出。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只有20%的工厂借助数字化方式实现经营,绝大部分工厂依然没有摆脱二十年前经营模式的桎梏。在社会经济剧烈变化的过程中,这些工厂还存在很多没有被解决的痛点。
 
  对于中国工厂来说,过去的2020年是“危”与“机”并存的一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加重了传统产业链的痛点,让很多传统生产制造工厂陷入生存困境。2020年2月15日,全国中小企业协会调研6422家中小企业后称,86.46%的中小企业受到影响较大,近40%处于完全停顿状态,超过半数已经断货,海外订单同比下降70%。
 
  同时,经济社会环境重塑了消费需求,进而促使供给端也发生变化。借力电商数字化转型,通过极短链路连接消费者成为更多中小企业的共同选择。
 
  “一定程度上,疫情是1688和商家一起‘化危为机’的经历,”汪海表示,“很多商家在疫情期间积极参与1688无接触式平台,1688也借助数字化手段帮助商家开启生意转型。”
 
  对于中国制造业企业来说,2020年上半年是“危”,下半年是“机”。
 
  疫情加速了数字渠道的崛起。当售卖渠道发生变化,商家只有学会用数字化洞察渠道,做好线上分销和客户运营,才能持续保持良好的业绩走势。
 
  过去一年,阿里1688为数字化内贸体系创造了7000多亿元的市场规模,服务了超过5000万以中小零售商为主体的买家群体,让超过百万工厂商家找到新商机。
 
  阿里1688自1999年成立起,在22年发展历程中陪伴了中国工厂的成长,也见证了中国工厂在顺应经济数字化趋势中做出的改变。
 
  “阿里1688的愿景是从消费互联网向工业物联网转场,让工厂成为主角。”汪海说。
 
  4月25日,阿里1688在升级产业带数字化发展计划中表示,1688将针对定制、批发、零售三大赛道,数字化链接百万工厂开辟“批零一体”新模式,并为买卖两端高效链接升级物流、客服、金融等服务体系。未来三年,阿里1688将打造10万个“超级工厂”。
 
  汪海表示,“批零一体”主要分为定制化、分销、零售三个阶段,商家不必面面俱到。电商基础薄弱的商家需要先从定制化生意开始,定制化生意做好之后再开始尝试分销,最后是参与零售市场的竞争。
 
  在汪海看来,“批零一体”是一个勇敢者的游戏,需要工厂为更长时间的发展做准备。
 
  以下为采访实录(有删改):
 
  疫情是1688和商家一起化危为机的经历
 
  媒体:疫情前后阿里1688的业务有没有什么变化?
 
  汪海:疫情是1688和商家一起化危为机的经历。很多商家在疫情期间意识到传统经营模式已经失效后,积极参与1688无接触式平台。同时,1688也借助数字化手段帮助商家开启生意转型。
 
  对于中国制造业企业来说,2020年上半年面临危险,下半年则迎来巨大的消费市场。
 
  媒体:很多厂商反映,2020年开始,生产原材料出现涨价,10%到30%不等。对此,阿里巴巴是否有帮助的解决措施?
 
  汪海:原材料上涨带来成本的压力一直存在,但是解法不一定从成本上着手。我认为,工厂老板需要思考的是,在成本增加的情况下,如何把生意做得更加有新意,如何把面向消费者的产品做得更加有利润和销路。
 
  电商的平台可以帮助工厂老板解决以上问题,找到更多合适的目标客户对接到目标市场,制造出真正符合市场需求的商品。1688能够帮助工厂把生意做大,从而分摊掉成本。
 
  媒体:在未来供需关系中,超级工厂扮演的角色是什么?
 
  陈盛(阿里巴巴产地发展中心总经理):超级工厂辅助工厂走向未来之路。未来,工厂发展有两条路线,超级工厂是做整条路径的处理。超级工厂可以帮助工厂做品牌工厂和平台工厂,工厂在这两条路径上面是数字化渠道,帮助工厂做好定制、分销和扩分销。
 
  产业带数字化是趋势,不是少数人的权利
 
  媒体:中西部买家增长特别快,类目方面是否会借势发展起来,是否有可能性?
 
  汪海:中西部买家进货过去也是面向消费者销售,这和消费者市场整合发展趋势相关。在阿里体系既有线上零售平台,也有B端平台,所以这些数据和消费市场变化最大地反馈到制造和生产企业来。如果中西部买家可以快速拓展,说明民营经济、个体经济发展快速了。整个东部和南部的产业带工厂就能够借助这些数据的优势快速去把握这些商机。
 
  在供给侧,东部的产业带企业化的优势越来越明显,我们也发现有十多个百亿产业带开始在线上形成。在数字化经济时代下,我们发现供给侧和需求侧做到了双线的快速发展,并且互相需要,互相支持,互相繁荣。
 
  媒体:在淘宝23个百亿级产业带中,广东占据10个。当商家的类同性很高,有数据和趋势判断的问题。1688怎么打消商家的顾虑,让私人企业利用平台数据做到家家共赢,而不是头部共赢。
 
  汪海:首先,产业带方面广东做得非常好,这与广东商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相关。我认为整个产业带的数字化是趋势,而不是少数人的权利,数字化是所有人都要借助数字化的工具,来让经营模式更有效率。比如说以前靠传统方式的触达面和触达效率是很低的,我觉得这不是少数人能去做到的事情。我强烈地建议所有工厂老板积极地拥抱这项能力的养成,这是未来做生意的基础能力。
 
  敢于做“批零一体”的厂长一定是敢于“尝鲜”的人
 
  媒体:关于“批零一体”,有商家反馈不想做零售,您怎么看待工厂零售?
 
  汪海:我们现在有10万家工厂,“批零一体”其实是一个趋势。任何新趋势开始建立的时候,总有人先迈出第一步。
 
  现在在整个体系里面,做零售的工厂已经越来越多。过去工厂一直追求稳定,因为越稳定越可控,越计划性,成本和人效都可预计。零售的节奏非常快,要迅速捕捉消费市场,这比定制和分销难度大很多。
 
  敢迈出第一步的人肯定是勇于“尝鲜”的人。“批零一体”带来的好处是进入零售体系后,工厂会对消费市场脉络有很强的体感。相当于快速的市场变化会逼着工厂快速革新,以新节奏适应市场,这对于工厂来说是自身能力的提升,对于他们未来道路的拓宽还是有很多好处的。
 
  很多90后“厂二代”非常积极走向零售市场。批发和定制是所有工厂生意的底牌,他们可以借助1688的平台把批发和定制的生意,用数字化的手段进行销售。
 
  另一方面,任何工厂都有品牌梦。要想做品牌,就一定要进到零售市场,这样才能知道消费者需要什么,才能让供应链适应需求,才能不断改变自己,才能有成为品牌的那一天。
 
  媒体:“批零一体”是让商家从2B生意变成B端、C端一起做。如果商家自己也卖货的话,那么手淘卖家的优势在哪里?两者之间怎么平衡?
 
  汪海:“批零一体”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商家不必面面俱到。
 
  首先,对于电商能力基础薄弱的商家,我们建议先从定制化生意开始。定制化生意和传统接订单比较类似,不需要全世界各地参加展会,把自己的官网打造更好,就可以对接全世界各地买家,可以初始化展现所有的能力,这是所有的工厂实现电商化的第一步。
 
  第二是做好分销。做分销需要有库存。不管是淘宝店铺、天猫的店铺,还是其他平台的店铺,商家可以全网对接中国所有做零售生意的零售商,但是商家需要开始关注自己的库存。这个生意会比定制生意难一点,风险大一点,但是商家更能精准把握中国内需的趋势。
 
  第三是零售。零售市场竞争是最激烈的,生意头脑最好的人都在零售市场搏击。工厂如果要参与零售,就需要有最高阶的选择。我建议工厂要先做好自己的数字化品质,打好基础,把自己的底盘扩大后再参与到分销。
 
  有库存管理的生意能够帮助工厂在数字化道路上更进一步。如果商家具备这样的能力,需要往前走,就要做零售,我觉得这是一个勇敢者的游戏。1688会提供综合性解决方案,希望在工厂成长的全周期都有对应的解决方式。